与氰化氢作用相似,H2S可抑制细胞呼吸酶的活性。H2S与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进入体内未及时被氧化解毒的H2S,可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结合,使其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导致“内窒息”;H2S还可与体内的二硫键结合,从而抑制三磷酸腺苷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等的活性,干扰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和能量供应,加重细胞窒息。尤以神经系统敏感。
2.毒作用表现 H2S兼有刺激性和细胞窒息、中枢神经抑制等全身毒性作用。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继之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全身性症状。中度中毒可出现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血压下降。重度中毒可发生肌肉痉挛或强直,大小便失禁,深昏迷等。吸入髙浓度的H2S可致患者发生“闪电式猝死”。长期接触H2S,可致眼及呼吸道慢性炎症、嗅觉减退,甚至角膜糜烂或点状角膜炎等。
3.防治原则 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进行对症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呼吸停止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有昏迷者可进行高压氧治疗。眼部污染应立即冲洗。积极防治肺水肿、脑水肿及心肌损害是抢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