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生理情况下,人血浆中仅有微量血红蛋白,与结合珠蛋白形成复合物,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代谢,尿中无游离血红蛋白。当有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液形成血红蛋白血症。若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则血浆存在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当其量超过1000mg/L时,血红蛋白可随尿液排出。其特点为外观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隐血试验阳性。
(二)检测方法及评价
1.化学法
血红蛋白的亚铁血红素具有弱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催化过氧化氢和色原的反应,使后者氧化呈色,其色泽的深浅与尿中的血红蛋白(或红细胞量)成正比。常用的方法有邻联甲苯胺法、氨基比林法等,本法操作简单,但试剂稳定性差,特异性较低;尿液中混入铁盐、硝酸、铜、锌、碘化物等均可使结果呈假阳性;尿液中含有过氧化物酶或其他对热不稳定酶也可呈假阳性。
2.试带法
检测原理基于传统的湿化学法。基本克服了湿化学法试剂不稳定的弱点,但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尿液被氧化剂污染或尿路感染时某些细菌产生过氧化物酶,可致结果呈假阳性;大剂量的维生素C或其他还原物质导致假阴性;甲醛可使反应假阴性,大量亚硝酸盐则可延迟反应。试带法除与游离血红蛋白反应外,也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但在高蛋白、高比密尿液中,RBC不溶解,试带灵敏度减低。
3.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
采用胶体金标记的抗人血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法测定尿液中血红蛋白。本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快速、使用方便,基本克服了化学试带法缺点。
(三)质量控制
1.尿液标本应新鲜。长时间放置可因细菌繁殖造成假阳性,或因红细胞破坏导致试带法与显微镜检查法的差异。
2.湿化学法
所用试剂必须新鲜配制3%过氧化氢,设阳性对照。为防止假阳性,可将尿液煮沸2min,破坏尿白细胞过氧化物酶或其他易热性触酶。
3.试带法
试带要干燥、避光保存。
4.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
如怀疑尿标本血红蛋白浓度过高,可将尿液稀释后再测定,以避免抗原过剩而出现的假阴性现象。
(四)参考值
阴性。
(五)临床应用
尿血红蛋白检查,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血管内溶血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