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讨论区

首页 > 医学社区 > 临床医学讨论区 > 正文

大肠癌的防与控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许多大城市5年前大肠癌的发病率还排名在各种恶性肿瘤的第4~5位,近年统计已上升到第2位。但是由于健康普查工作的薄弱,到医院就诊患者中多数已经是中晚期,致使手术后5年存活率仅为32%~50%,大大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

这主要是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不强,出现症状不能尽快就诊或误以为是其他疾病,无症状的人更缺乏定期健康检查的观念。近30年国际上的大量研究证实,获得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是无症状人群的普查。大肠癌普查不仅仅可检出早期大肠癌,提高治愈率,还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美国一组大肠癌筛查资料显示,无症状人群普查发现的大肠癌患者多无转移癌,其死亡率比因有症状到医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低33%。英国和丹麦的普查资料也显示,前者死亡率比后者低15%~18%。我们对北京一组无症状人群的普查结果同样显示,经普查检出的大肠癌患者的死亡率比到医院诊治的病人低23%。这些数据都说明,无症状人群的大肠癌普查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由于普查还可发现许多癌前病变(如大肠腺瘤),对这些癌前病变进行有效的治疗则可避免它们发展为癌。我们曾对一组3000名老年人群进行连续24年的大肠肿瘤普查,并对发现的近500例大肠腺瘤给予积极治疗,除一名腺瘤患者恶变外,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国外研究提示,不经治疗的腺瘤患者20年后24%会癌变)。上述研究均说明,无症状人群的大肠癌普查不仅仅可检出早期大肠癌,提高治愈率,还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根据国内外的普查经验,以下个体属于很容易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一、直系亲属中60岁前患过结肠癌或结肠腺瘤,这种人应从40岁开始普查。二、家族型腺瘤性息肉病的家庭成员,应从12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族中3个以上直系亲属患有大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的家族成员,应从20岁开始每1~2年行全结肠镜检查1次,40岁以后每年检查1次。四、本人有大肠腺瘤病史,结肠镜检查如发现多发腺瘤或1个>1cm的腺瘤,应1~3年查一次肠镜;如果是单个小于0.5cm的腺瘤,可5年后复查肠镜。五、本人患过大肠癌,术后第1年进行1次全结肠镜检查,如正常则3年后再查,再次复查仍正常者可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任何一次肠镜检查发现腺瘤,均应按上述第四点进行监视检查)。六、本人患炎症性肠病,如果是多年不愈、病变范围较广的溃疡性结肠炎,应在患病10年后每1~2年做一次全结肠镜检查。

除上述高危人群以外的个体可称为大肠癌的一般危险人群。由于这些人发生大肠癌的机会低于高危人群,应从50岁开始每1~3年普查一次。可以采用两步法:首先是普查的初筛,即连续做3次粪便隐血检查,一旦隐血阳性,再到医院就诊,做进一步“精查”。

由于粪隐血试验检出大肠癌的准确性较差(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而结肠镜检查又有一定痛苦,因此科学家对许多其他无创初筛技术进行了多方位探索。例如,粪便转铁蛋白检查、粪便脱落细胞检查、CT结肠成像、粪便DNA标志物和粪便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但由于这些技术尚不够成熟,故目前仍在研究中。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