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置
(1)主机置于检查台头端右侧,第二监视器置于头端左侧。
(2)患者取左侧卧位。
(3)术者立于患者背侧。
2.姿势
(1)右手握镜身距先端20cm处,力度以握紧为原则。
(2)左手握操作部,大拇指控制上下钮,中指控制左右钮,食指控制注气,注水及吸引钮。
(3)内镜操作部握于胸前,上端平胸骨柄。
3.动作
(1)右手:1.旋转镜身。2.进退镜身。
(2)左手:灵活控制操作部,协调角度钮。
(3)左右手分工明确,任何时候禁止右手接触操作部。
4.取直镜身
(1)牢记关键部位镜身长度:
降乙:30cm 脾曲:40cm
横结肠中部:50厘米 肝曲:60cm
盲肠:65-70cm
(2)各部位取直镜身的要领:
直肠:三个Huston瓣,多数位置是左---右---左,按顺序通过,适当注气。
乙状结肠中部:回拉至25cm,再进,反复回拉进镜。少注气。
降乙:拉至30cm可完全取直镜身,右旋进镜,仔细调整角度能过SD交界部,适当吸气。
脾曲:角度钮调整,吸气、进镜、左旋;反复多次,注意保持肠腔内适当气体以显示肠腔,完全吸气肠腔消失可造成通过困难。
横结肠中部:改平卧位;左旋、回拉镜身,再缓慢进镜,部分患者可能需反复多次左旋回拉。
肝曲:平卧或左侧卧位,要领:调整角度适应吸气----回拉-----再吸气---左旋(有时右旋)进镜通过。
升结肠,盲肠:吸气---进镜。
5.助手:以下部位通过困难时可请助手协助:
(1)乙状结肠中部
(2)降乙交界部
(3)横结肠中部
6.退镜:任何时侯进镜困难时或视野不佳时必需退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