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近年来的医患关系紧张,很多患者无法理解医学上的局限性,将疾病的最终治疗结果归于医生的不尽力。对此,近日,国家卫计委出台政策,引导患者科学就医,其中就强调,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也不是神。不要盲目把疾病引发的不良后果,简单归咎于医护人员的责任和技术水平。
卫计委的苦口婆心,无可辩驳,民众确实“须认识到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个体生活的方式、遗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其治疗不仅仅是医院和医生的事情,患者自身的健康素养、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对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往往更加重要。” 但是,重申此点可能是要患者宽恕力不从心的诊疗服务,因为制度让患者能感受到医疗服务已经“仁至义尽”.无论怎样,对“医生并非万能”的重申,确实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不幸是医生的错”的刻板定视。
其实,“医生并非万能”是个事实,据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收集的资料显示,医生的诊断中有三成是误诊。而我们如今的医院也好,广告也好都将医生宣传成“神”,这在对医疗常识知之甚少的民众眼中,医生都能妙手回春,没有人能理解医生的局限性。
此外,医改不彻底导致医生在背黑锅,而患者对这些也是不了解,看病难,也没有享受到预期的服务,所以,在患者眼里,他们希望医生是可以“更好的”,是可以有“提高”的。这样的心理落差造成了他们一股脑地将医疗问题都怪罪在医生头上。
提醒患者“医生并非万能”,确实有助于缓和医患压力。但患者最终能否理解,还需要医疗科普的配合和医改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