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1901-1983),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成长1901年12月23日(光绪二十七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
1906年,林巧稚的母亲因患子宫颈癌去世。
1908年,林巧稚上蒙学堂(女子小学校),之后,就读于鼓浪屿怀仁学校(鼓浪屿女子高中)。3年后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
1914年,林巧稚加入基督教。
1921年,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
林巧稚人物图片(6张)
1921年,林巧稚考入协和医学堂。
1929年,林巧稚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1932年,林巧稚到英国伦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
1933年,林巧稚到奥地利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
1939年,林巧稚到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当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