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药膳

首页 > 医学社区 > 饮食与药膳 > 正文

带您了解北京老字号(系列)之天兴居20130125记

企业名片

天兴居以炒肝闻名,其色泽喜人,肥而不腻。 将“白水杂碎”中的心肺去掉,用除去腥臭味洗净的猪肠猪肝为原料,加上葱、姜、蒜末酱色和勾芡,定名“炒肝”。稀稠适度,将其盛入喇叭形小碗如宝盏含晶,吃时不用筷子和勺,只需手托碗底,嘴唇沿着碗边转着喝,别有风味。

基本介绍

天兴居炒肝店,原名“会仙居”,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前门外鲜鱼口开业,创始人刘永奎。最初,会仙居是个小酒馆,经营黄酒和花生米、松花蛋、咸鸭蛋等小菜。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会仙居由刘喜贵经营,先后增加了白酒和自制的酱肉、火烧、白水杂碎。后在《北京晨报》主持人杨曼青的倡议下,将白水杂碎中的心、肺去掉,只用猪肠和猪肝。他们先将鲜肥的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再用清水加醋洗净,去掉肠子的腥臭味后再煮,开锅后改用文火炖,锅上盖一个比锅小一圈的木锅盖,使肠子既能熟透又不跑油,保持肥美的味道。肠子烂烹之后切成半寸长的小段,俗称“顶针儿段”。鲜猪肝洗净后用刀斜片成柳叶状的条儿。他们在佐料上也很下功夫,先将食油熬热,再放入大料,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立刻放入适量的黄酱,炒好后放入罐中备用。另外,再熬出些上好的口蘑汤。制作炒肝时,先将切好的热肠段放入沸汤中,再放入炒好的蒜酱、葱花、姜末和口蘑汤;之后再将切好的生肝条放入汤中,马上勾芡,芡勾得稀稠适度;最后洒上一些捣好的蒜泥,炒肝便制成了 该店在出售炒肝时坚持卖一锅,做一锅,使炒肝滑嫩可口、味道新鲜。他们还在江西景德镇订制了一批直径只有七厘米左右的小碗;盛上炒肝后,宛若宝盏含晶,稀稠适度,色泽喜人,香气扑鼻。吃时不用筷子,不用勺,只需手托碗底,嘴唇沿着碗边转着喝,真是别有风味。这里既物美价廉,又服务周到,很受顾客欢迎,生意日渐兴隆。到民国补年,会仙居从一间平房发展到两层楼房,还在二楼增添了馄饨。

1933年,会仙居斜对面新开了一家专营炒肝的天兴居。该店欲与会仙居争雄,便在提高炒肝质量上狠下功夫,精心制作,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设专人洗肠,洗之前除掉肠头肠尾,以保证味道肥美;其次猪肝选用肝尖部位;再次在使用佐料方面,用上等好酱油代替酱色,用刚刚问世不久的味之素代替口蘑汤;最后勾芡用的淀粉质量严格把关,购进之前,先冲一碗看看,必须又透明又清亮。这些做法使天兴居也逐渐兴旺起来。

1956年公私合营,会仙居与天兴居合并,在天兴居的店址,称天兴居。由原天兴居经理的后代沙德亮任经理,由会仙居做炒肝技术最好的师傅掌灶,还专门设了洗肠子车间,使北京炒肝的传统风味得以继承。

历史沿革“会仙居”创立  在清朝同治元年,蓠门外鲜鱼口中间路南的“大顺记”鞋铺,因经营亏损,将一间门面的铺面房租给刘永奎(北京人)。刘和其妻在此开了酒馆,卖黄酒、小菜。如:花生米、松花蛋、咸鸭蛋等.无店名。后因店主通过收购附近酒楼、饭庄的剩饭菜,经加工后再卖,便被一些穷人称为“喜欢吃得‘折萝’或‘荤腥’”并传说一位老人来店,要了两碗‘折萝’,可钱不够,店主宽容地说:“您这么大岁数,就是白吃也没关系。”老人吃后人不见了,但这一天,锅里的‘折萝’越来越多,收入大增。店主便认为,此老人是神仙,于是把小店定名“会仙居”。

刘永奎经营  刘永奎后因吸大烟,无心做生意,又无子女.便请妻弟刘喜贵帮忙照顾生意,到同治来年,刘家夫妻相继逝世,会仙居由刘喜贵经营。农民刘喜贵既无手艺,又不会做生意,便将其子刘宝忠、刘宝奎送到饭馆学徒。光绪20年(公元1894年),哥俩期满出师,三子也已成人。哥仨先后在会仙居帮父作生意.并增加了白酒和自制的酱肉及火烧。伙计从1人增到4人,但生意平常。

哥仨经营  1900,刘喜贵逝世。会仙居由他的三个儿子经营。哥仨既齐心,又肯动脑筋,他们先是模仿附近一家生意很好的“广来永”白水汤羊肉铺的做法,买来猪肠、猪肝、猪心、猪肺等,洗净后,分别切成段、丁、条、片,再放上花椒、大料、盐,用白小汤煮,起名“白小杂碎”。又将大火烧改,为“叉子火烧”。做法是:用盐水合面,做成小火烧,先用饼铛烙一会儿,再用叉子托住,放在炉内.温火烘烤。出炉后外焦里嫩,咸淡可口。但白水杂碎,因佐料不全,制作工艺简单,不太受顾客欢迎。

广受好评

当时《北京晨报》的主持人杨曼青对北京的风土很感兴趣,经常光顾此店。一次在聊天中得知哥仨的心思,便建议将“白水杂碎”中的心、肺去掉,加上酱色和勾芡,改名叫“炒肝”。哥仨听后,连声说好。并特别定制了一种口大底尖的喇叭形小碗,这种直径只有二寸多的碗,看着大,实际盛不了多少。盛入炒肝后,如宝盏含晶,稀稠适度,色泽喜人,香味扑鼻,吃时不用筷子和勺,只需手托碗底,嘴唇沿着碗边转着喝,真是别有风味。每碗卖两个铜子,每天从早到晚一直供应,很受顾客欢迎。

在《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首竹枝词,生动地道出了北京人对炒肝的赞美。 稠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 词后并注目“炒肝以猪之小肠切成段,用粉汁烩之……,名为炒肝,实则烩猪肠耳,既无肝,更无用炒也(间有肝块.亦非炒过也)。京谚语有“猪八戒吃炒肝,自残骨肉。请中‘炒肝香’,则卖者吆喝声也。”后来,杨曼膏又在《群众报》上介绍了会仙居炒肝的营养价值,更使会仙居的生意出现了空前的兴旺。 在民国初年,会仙居大兴土木,从一间平房发展到两层楼房,门前挂上了金字店匾,二楼还增添了馄饨。此时,杨曼青又写书宣传了会仙居,使其闻名名于京。后来,为了招徕顾客,又在门外架起了炒肝锅,过往行人只要停留观望,小徒弟就马上端一碗炒肝送到你面前,价格便宜,盛情难却,只好喝上一碗。对老主顾更加照顾,附近华乐戏院(现大众剧场)、广和戏院的梨园界人士,基本都是会仙居的常客。他们只要打声招呼,刘宝忠便亲自到后台,把炒肝一碗碗送到面前。在这个时期,会仙居平均每天要加工近百斤猪肠,几十斤猪肝,但无论多忙,都确保炒肝质量。

“天兴居”兴起  民国22年(公元1933年),会仙居斜对面新开了一家专营炒肝的“天兴居”(掌柜是洪福、沙玉福),使会仙居面临着生意上的挑战。但因会仙居字号老,质量好,仍顾客盈门。  

刘家哥仨相继逝世后,会仙居由刘家第三代的兄弟5人经营。由于他们互不信任,接月轮流掌柜和生意经验差,使会仙居原材料不足,质量下降,经营滑坡,直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与此同时,天兴居却倍加精心制作炒肝,以质量吸引了很多会仙居的主顾,销售量很快超过了会仙居。北京解放后,会仙居以出租的形式于1952年让给康克文等人经营,使其重整旗鼓,提高了炒肝质量,改善了服务态度,生意逐渐好转。直到公私合营前,这两家炒肝店仍互相争雄。

与会仙居合并  1956年,会仙居与天兴居合并,用天兴居的房,挂“公私合营会仙居、天兴居饭馆”的牌匾。由原天兴居经理的后代沙德亮任经理,由会仙居做炒肝技术最好的师傅傅掌灶,还专门设了洗肠子车间,使北京炒肝得以继承。 从公私合营至今已有四十年了。天兴居经营的“炒肝、包子”这两个主营的风味品种始终没变。食品质量、服务态度、卫生面貌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现状介绍  位于鲜鱼口,隶属先达饮食公司。建筑面积102平方米,营业面积40平方米。职工24人。1956年由会仙居、天兴居公私合营 合并而成。1992年被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及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确认为“北京老字号”,1997年天兴居炒肝荣获“北京名小吃称号”,在1997年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再次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稠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

天兴居的炒肝选料精细,制作考究,味浓鲜美,肥而不腻,吃蒜不见蒜,晶莹透彻,盛在小巧玲珑,碗口只有二寸的景德镇的特制小碗中,苑若宝盏含晶,甚是诱人。在《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首竹枝词,特别生动地道出了北京人对炒肝的由衷赞美:“稠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

地址

北京市崇文区前门鲜鱼口街95号

炒肝制作

先将鲜肥的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再用清水加醋洗净,去掉肠子的腥臭味后再煮,开锅后改用文火炖,锅上盖一个比锅小一圈的木锅盖,使肠子既能熟透又不跑油,保持肥美的味道。肠子烂烹之后切成半寸长的小段,俗称“顶针儿段”。鲜猪肝洗净后用刀斜片成柳叶状的条儿。他们在佐料上也很下功夫,先将食油熬热,再放入大料,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立刻放入适量的黄酱,炒好后放入罐中备用。另外,再熬出些上好的口蘑汤。制作炒肝时,先将切好的热肠段放入沸汤中,再放入炒好的蒜酱、葱花、姜末和口蘑汤;之后再将切好的生肝条放入汤中,马上勾芡,芡勾得稀稠适度;最后洒上一些捣好的蒜泥,炒肝便制成了。该店在出售炒肝时坚持卖一锅,做一锅,使炒肝滑嫩可口、味道新鲜。他们还在江西景德镇订制了一批直径只有七厘米左右的小碗;盛上炒肝后,宛若宝盏含晶,稀稠适度,色泽喜人,香气扑鼻。吃时不用筷子,不用勺,只需手托碗底,嘴唇沿着碗边转着喝,真是别有风味。

苏志博 发表于 2013-01-25 08:01:21 内容:

自己占个一楼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