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的人,常见肢体倦怠乏力,呼吸短气,动则气促,面色萎白,声低懒言,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大,甚则虚热自汗,或脱肛、子宫脱垂等,进补常以人参、白术、黄芪为主。
病健康中心保健
血虚的人,常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无华,唇色淡,心悸易失眠,大便干燥,妇女经量少、色淡,脉细数或细涩,舌质淡红,脉细无力等证。可选用熟地、当归、芍药、阿胶等药加以调理。
气血两虚者既出现气虚症状,又出现血虚症状,应气血双补,以补气补血药合用。
注意虚不受补及补之不当
进补时还必须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补品,补药是为了补虚,如补之不当,补之有过则可致气火有余,损伤脾胃,损伤阴液,会出现齿浮、食少腹胀、心烦不眠、鼻衄、便秘,以及口舌起泡、烂嘴等“上火”现象;补阴补血药过多,滋腻滞胃,也会出现腹部饱胀、大便溏稀,甚则腹痛等现象。出现这种不良反应时,应咨询医师,停服滋补药,进补时除注意阴阳气血之外,还必须注意,由于病后身体大虚,进补时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考虑从小量开始,防止虚不受补的情况。
苏志博 发表于 2013-02-18 07:37:44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