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执业)十二、虚劳,气,肺福四元,血,心血,阴虚,沙天胃肝归,阳,保父归。
1.气虚
1)肺气虚-补肺汤
2)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3)肾气虚-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养心汤
2)肝血虚-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益胃汤
4)肝阴虚-补肝汤
5)肾阴虚-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右归丸
病名的出处:《金匮》痈悸喘痹汗痰虚痞。
《脉因证治》,内伤发热。
《医学正传》郁血。
《景岳全书》,呃逆,
《济生方》,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