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讨论区

首页 > 医学社区 > 中医讨论区 > 正文

白头翁故事:巧遇仙翁 痢疾得治

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等症,民间流传着关于白头翁治疗痢疾的传说。

相传,秦朝有个农夫突然腹痛下痢,捂着肚子远处求医。途中突然昏倒在地,正巧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翁拄着拐杖路过,问明原因后,用拐杖指着路旁的一种野草说:“这种草的根茎能治你的病。”说完,便飘然而去。那位农夫按照白发老人的指点采食那种野草,果然,很快腹痛减轻,下痢次数也减少了,几天之后病便痊愈了。

第二年,村里很多人闹痢疾,那位农夫扛着锄头来到原来的地方,挖回几大捆自己曾服食过的那种野草,煎汤给乡亲们喝,果然疗效都很好。当乡亲们问起这药草的来历时,农夫便述说了巧遇老翁的往事。此后,为了纪念那位白头老翁,人们就给这种草药起名为“白头翁”。

曾有诗云:“苦温味性白头翁,主入心经与肾经,温症发狂为主治,并消积聚瘕和症。瘿瘤瘰疬皆能散,鼻衄金疮亦可平。阴疝痊兮偏肿愈,秃疮膻腥治亦能。腹痛骨病牙痛止,红痢能将毒性清。肠垢搜刮堪竭净,佐之以酒效尤灵。”

现代研究发现,白头翁含白头翁素、三萜类皂甙等成分,可抗阿米巴原虫,对痢疾杆菌等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白头翁成为治疗阿米巴痢疾的要药,也可治疗细菌性痢疾。

【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皮部易脱落,露出黄色的木部,有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近根头处常有朽状凹洞。根头部稍膨大,有白色绒毛,有的可见鞘状叶柄残基。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

【鉴别】

(1)本品粉末灰棕色。韧皮纤维梭形或纺锤形,长 100~390μm,直径16~42μm,壁木化。非腺毛单细胞,直径13~33μm,基部稍膨大,壁大多木化,有的可见螺状或双螺状纹理。具缘纹孔、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0~72μm。

(2)取本品粉末4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 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 6ml,放冷,加丙酮适量,则生成沉淀,滤过,速取沉淀少量(约5mg),置试管中,加醋酐1ml使溶解,沿管壁加硫酸 1ml,两液接界处显红色或红紫色环。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苦,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

【用法用量】 9~15g。

【备注】

(1)白头翁为治阿米巴痢疾的要药,单用较大剂量,即有效果。常用成方白头翁汤,即以本品为主药,配合黄连、黄柏、秦皮而成,既可用治阿米巴痢疾,也可用治菌痢。

(2)毛艮科白头翁的茎叶与根作用不同,具有强心作用,有一定毒性,使用时必须注意。

【摘录】《中国药典》

射****灵 发表于 2011-12-09 14:30:49 内容:

小时候经常和爸爸上山去采这味药材。

y****ue1984 发表于 2012-04-12 08:07:17 内容:

我们悲剧性的托神,托梦,托古,我们不自信,好久好久了,还将不自信下去吗?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