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执业药师复习重点,以下是“执业药师《中药二》:野菊花和熊胆”的具体内容,请查看!
(一)野菊花
【药性】苦、辛,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平肝。
【主治病证】
(1)疔疮痈肿。(本品辛散苦降,其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消肿止痛力胜,为治外科疔痈之良药。)
(2)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本品辛散苦降,有清热解毒、解毒利咽、消肿止痛、疏散风热之功。)
(3)目赤肿痛,头痛眩晕。(本品味苦入肝,清泻肝火;味辛性寒,兼散风热。治疗风火上攻之目赤肿痛、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
【性能特点】本品辛苦性寒,能清泄散,入肺、肝经。有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之功,是治疗热毒疮痈要药;又有疏散风热之效,用治风热感冒、咽喉疼痛、风热上攻引起的目赤肿痛;且能平肝,可用治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煎汤:10~15g;入丸散。外用:捣敷(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苦辛且寒,脾胃虚寒者慎服。
(二)熊胆
【药性】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主治病证】
(1)痈疮肿毒,咽喉肿痛,痔疮肿痛。(本品苦寒,清热解毒之效颇佳,还能消散痈肿。)
(2)目赤肿痛,目生翳障。(本品主入肝经,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
(3)高热动风,小儿急惊,癫痫,子痫。(本品苦寒清热,能凉心清肝,息风止痉。)
【性能特点】本品味苦性寒,能清能泄,入肝胆、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可用治咽痛、疮肿及痔疮;有清肝明目、息风止痉之功,可用治肝风、肝热。
【用法用量】内服:1.5~2.5g,入丸散,不入汤剂。外用:干掺或调敷(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味苦性寒,脾胃虚寒者慎服。
相关推荐:
急!2020 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即将大改?!
执业药师报名 哪些专业符合2019最新报名条件?(附目录)
重要!2019年执 业药师出题方向深度解读!(编辑推荐)
执业药师精品课免费领,立刻扫描以下二维码,领取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