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 | 
            性状 | 
        
        
            | 地龙 | 
              | 
            第14-16环节为生殖环带,较光亮习称“白颈” | 
        
        
            | 水蛭 | 
              | 
            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线,两端各具一吸盘 | 
        
        
            | 石决明、牡蛎 | 
            均来源于贝壳 | 
              | 
        
        
            | 珍珠 | 
            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 | 
            药材呈类球形、卵圆形、长圆形或棒形,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具特有的彩色光泽。破碎面显层纹 | 
        
        
            | 全蝎 | 
              | 
            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末节有锐钩状毒刺 | 
        
        
            | 蜈蚣 | 
              | 
            扁平长条形,全体共22个环节,自第二节起,每体节两侧有步足一对,最末一对步足尾状 | 
        
        
            | 海螵蛸 | 
            无针乌贼或金乌贼干燥内壳 | 
              | 
        
        
            | 桑螵蛸 | 
            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 | 
              | 
        
        
            | 土鳖虫 | 
            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 
            呈扁平卵形,先端较狭,后端较宽,背后紫褐色,有光泽,无翅 | 
        
        
            | 斑蝥 | 
              | 
            鞘翅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 | 
        
        
            | 僵蚕 | 
            家蚕幼虫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 | 
              | 
        
        
            | 蜂蜜 | 
              | 
            放久或遇冷有白色颗粒状结晶(葡萄糖)析出 | 
        
        
            | 海马 | 
              | 
            马头、蛇尾、瓦楞身 | 
        
        
            | 蟾酥 | 
              | 
            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 
        
        
            | 龟甲 | 
            乌龟的干燥背甲及腹甲 | 
              | 
        
        
            | 鳖甲 | 
            鳖的背甲 | 
              | 
        
        
            | 蛤蚧 | 
              | 
            无眼睑,口内无异型大牙。背部有黄白色或绿色斑点散在(进口蛤蚧多砖红色),四足均有5趾,足趾底面具吸盘。尾几与体长相等,有明显的银灰色环带 | 
        
        
            | 金钱白花蛇 | 
            银环蛇的幼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 
            黑白相间,尾下鳞单行 | 
        
        
            | 蕲蛇 | 
            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 
            吻端向上突出习称“翘鼻头”;背部两侧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V斑纹,“方胜纹”;腹部多数类圆形黑斑习称“连珠斑”。尾部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称“佛指甲”。 | 
        
        
            | 乌梢蛇 | 
              | 
            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 
            尾下鳞双行。 | 
        
        
            | 麝香 | 
            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 
            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中间有小囊孔有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 
            麝香仁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 
        
        
            | 鹿茸 | 
            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 
            花鹿茸:一个分枝为“二杠”,主枝称“大挺”;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锯口外围无骨质。2个侧枝称“三岔”,茸毛较稀且粗。 | 
        
        
            | 牛黄 | 
            牛胆结石 | 
            外挂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断面有细密的同心层纹,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入口有清凉感。水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 
        
        
            | 羚羊角 | 
            牛科赛加羚羊的雄兽角 | 
            除顶端外,有10~16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头,习称“通天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