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执业药师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医学教育网的小编特为您整理撰文如下: 
选择最适宜的服药时间服药可达到的效果 
①顺应人体生物节律变化,充分调动人体的免疫和抗病因素; 
如:正常人糖皮质激素分泌有昼夜规律性,午夜12点分泌最少,凌晨逐渐升高,上午8~10点最高。为减少机体对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从而规避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适合清晨给药。 
②增强药物疗效,或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如: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因此,他汀类调血脂药夜间服药比白天更有效。 
③减少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 
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尼美舒利、吲哚美辛等)对胃肠道刺激较大,适宜于餐后服用。 
④降低给药剂量和节约医药资源; 
如:维生素B2的特定吸收部位在小肠上部,若空腹服用则胃排空快,大量维生素B2在短时间内集中于十二指肠,降低其生物利用度,浪费医药资源;而餐后服用,胃排空缓慢,维生素B2可在小肠被充分吸收,因此生物利用度高,降低了给药剂量,节约了医药资源。 
⑤提高用药依从性。 
各类药物最合适的服用时间 ①利尿剂宜清晨服用——减少起夜次数,避免影响睡眠。 
②平喘药——多数临睡前服用(哮喘多在凌晨0-2时发作);但是氨茶碱宜早晨7时服用(氨茶碱可导致中枢兴奋);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泼尼松龙)——宜采用早晨1次给药或隔日早晨1次给药 
④非甾体抗炎药——餐后服用(减少胃肠刺激) 
⑤维生素类——餐后服用(利于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 
⑥他汀类调血脂药(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睡前服用(效果最好) 
⑦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睡前服用(抗过敏药易引起嗜睡、困倦) 
⑧钙剂(钙尔奇D)——清晨和睡前服用最佳,减少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尤其睡前服用最好(人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 
⑨降糖药——餐中服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餐前服用(其余降糖药多为餐前服药: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格列喹酮)。(在第五章中学习、记忆) 
⑩胃粘膜保护剂(氢氧化铝、铋剂等)——餐前服用,可充分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膜。 
剂型的正确使用 
1、滴丸 
①主要供口服用,亦可供外用或局部用(眼、耳、鼻、直肠、阴道等) 
②多用于病情急重者(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 
③剂量不能过大 
④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 
⑤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 
①100-150ml凉开水或温水浸泡,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劲得钙小儿桔味泡腾片) 
②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3、舌下片 
①迅速给药,放于舌下,含5分钟;不要咀嚼或吞咽; 
②含后30分钟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 
①咀嚼时间宜充分; 
②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 
③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5、软膏剂和乳膏剂 
①涂药前,应将皮肤清洗、擦干; 
②破损、有渗出处一般不涂; 
③涂布部位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将局部药物洗净; 
④部分药物封包(如尿素)可增加药物吸收。 
6、含漱剂 
①成分多为消毒防腐药,不宜咽下或吞下; 
②对幼儿、恶心呕吐者不宜使用; 
③按说明书要求稀释浓溶液; 
④含漱后不要马上饮水、进食,以保持口腔药物浓度。(对比舌下片剂、咀嚼片) 
7、滴眼剂和眼膏剂 
①清洁双手,清理眼内分泌物;头部后仰,眼向上望;将下眼睑下拉,形成小囊,滴入1-2滴或1cm 
②药瓶嘴不可以接触到睫毛或眼睛,以防药瓶受污染。 
③闭上眼睛,或以手指轻按压内眼角1-3分钟,避免药液经泪道流入鼻腔和口腔,引起不适或毒性反应(阿托品、硝酸毛果芸香碱、氢溴酸毒扁豆碱)。 
④以脱脂棉将多余眼药擦拭干净 
⑤白天用滴眼剂,临睡前用眼膏剂 
⑥打开和连续用1个月后不要再用 
⑦同时用两种药液宜间隔10分钟; 
8、滴耳剂 
①滴耳剂用手捂热; 
②头侧向一边,患耳朝上; 
③用手向后上方牵拉耳廓,使耳道变直; 
④滴入5-10滴(对比滴眼剂记忆); 
⑤滴药后应保持原体位几秒钟,或可用药棉塞耳; 
⑥连续用3日患耳仍痛,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9、滴鼻剂 
①头向后倾; 
②滴药(滴管不要接触鼻粘膜),成人2-3滴,儿童1-2滴(对比滴眼剂和滴耳剂记忆:成人滴眼剂1-2滴,滴鼻剂2-3滴,滴耳剂5-10滴); 
③保持头部后倾1分钟,鼻适当吸气; 
④连续用3日以上症状未缓解,应去医院就诊(与滴耳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