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和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特定指标可以间接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特别是其储备能力。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检测项目及其意义:
1.谷丙转氨酶(ALT) 和 谷草转氨酶(AST):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到血液里。正常情况下,这两项指标水平较低;如果发现升高,则可能提示肝脏有炎症或损伤。
2.总胆红素(TBIL) 及其分类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胆红素是由肝脏处理的代谢产物之一。当肝功能受损时,胆红素不能被有效清除而积累在血液中,导致总胆红素水平上升。
3.白蛋白(ALB):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有重要作用。低白蛋白水平可能表明肝脏合成功能下降。
4.凝血酶原时间(PT/INR):反映了肝脏产生凝血因子的能力。如果这个值延长,则可能是由于肝功能不全导致的凝血障碍。
5.碱性磷酸酶(ALP) 和 γ-谷氨酰转移酶(GGT):这两项指标与胆汁排泄有关,当胆道阻塞或肝脏疾病时可能会升高。
6.前白蛋白(PA):它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一个敏感指标。在急性肝损伤早期,前白蛋白水平可能首先下降。
7.血氨浓度:高血氨可能是肝性脑病的标志之一,也反映了肝脏解毒功能受损。
通过上述检测结果,并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如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肝脏储备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单一指标异常并不足以全面评估肝功能状态,需要多方面考量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执业中药师也需要了解这些检测项目及其意义,以便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并在必要时建议其进行相关检查或转诊至专业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