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在处理疾病时,通常会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疾病的成因。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外感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热)等自然界的异常气候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当这些外界因素过强或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导致疾病。
2.内伤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的不良影响。长期的情绪波动可以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发各种病症。
3.饮食失节: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过食辛辣、油腻食物或冷饮等,都可能导致脾胃受损,产生痰湿、积滞等问题。
4.劳逸不当:过度劳累或者长时间缺乏运动都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造成气血两虚或是筋骨疲乏等情况。
5.外伤:包括跌打损伤、刀枪剑戟所造成的身体伤害等。这些直接作用于体表或内部组织的物理性损害也是引起疾病的原因之一。
6.虫兽咬伤及毒物侵袭:被某些动物(如蛇)咬伤,或者接触有毒物质后也可能引发特定类型的病症。
7.先天不足与遗传因素:人的体质差异部分来源于父母,如果父母身体虚弱或有某种遗传性疾病,则子女患病的概率相对较高。
8.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中(如空气质量差、噪音污染等),或者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增加患病风险。
以上就是从中医角度出发对疾病发病原因的一些基本认识。执业中药师在实际工作中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