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医理论,情绪波动对月经周期有着显著的影响。在《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中就提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失常可以导致气血失调,进而影响女性的生理功能,包括月经。
具体到月经后期的发生,中医认为主要与肝气郁结有关。当人长期处于压力大、情绪抑郁或焦虑的状态时,会导致肝脏的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肝气不舒”或者“肝气郁结”的情况。肝主疏泄,在调节全身气血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女性的生殖系统更为关键。一旦肝气郁结,则可能导致血行不畅,经血排出受阻,从而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或推迟。
此外,“思虑过度伤脾”也是引起月经后期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若因思虑劳神太过而损伤脾胃功能,使得气血生化乏源,则可致血海空虚,经血不足,同样会导致月经推迟。
因此,在治疗上,除了针对具体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调理外,还应该注重情志调护,通过放松心情、适当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从而达到调整月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