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中药学中,净制是指将采集来的中药材进行初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非药用部位,确保药材的质量。去除的非药用部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及根茎类:如地黄、白术等,需去除泥土、须根、芦头(即植物生长点部分)。
2. 茎木类:如桂枝、桑枝等,需去除皮、节、细小分枝和异物。
3. 皮类:如丹皮、地骨皮等,需去除栓皮或外层粗皮。
4. 叶类:如大青叶、紫苏叶等,需去除梗、花、果及杂物。
5. 花类:如菊花、金银花等,需去除枝、叶、果实和杂质。
6. 果实种子类:如酸枣仁、杏仁等,需去除果皮、果肉、果核或种壳。
7. 全草类:如车前草、茵陈蒿等,需去除泥土、根部、老茎及枯黄部分。
8. 动物类:如蜈蚣、蝎子等,需去除头、足、翅及内脏。
9. 矿物类:如石膏、滑石等,需去除夹杂的泥沙和异物。
这些非药用部位在中药使用中可能会降低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影响药效,甚至带来不良反应。因此,在净制过程中需要仔细处理,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