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理论中,劳倦过度主要伤及的是“脾”和“气”。
1. 伤脾:根据《黄帝内经》等古代医书的观点,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源泉。当人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工作时,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而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2. 耗气:中医认为,“劳则气耗”。过度劳累会使体内正气(即元气)消耗过多,导致身体虚弱。气虚的表现包括疲倦无力、说话声音低微、易出汗等。特别是对于长期精神紧张或压力大的人群来说,更容易出现心脾两虚的情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适度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维护脾胃健康及整体气血平衡。如果已经出现了上述症状,则应及时调养,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