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作用于钙通道,特别是L型钙通道。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脏疾病。它们通过阻断心脏细胞膜上的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从而降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自律性和传导速度,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
具体来说,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包括:
1. 窦房结:减慢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
2. 房室结: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
3. 浦肯野纤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浦肯野纤维的电生理特性。
常见的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维拉帕米(Verapamil)和地尔硫卓(Diltiazem)。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和房扑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