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是体内一个重要的内分泌系统,主要参与血压和体液平衡的调节。RAS的作用机制如下:
1. 启动阶段:当肾脏血流量减少、低钠摄入或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肾小球旁细胞会分泌一种叫做“肾素”的酶。
2. 转化过程:肾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可以将肝脏产生的无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 (Ang I)。
3. 二次激活:血管紧张素I在肺、肾脏等部位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的作用下,被进一步转化为活性更强的血管紧张素II (Ang II)。
4. 生理效应:
-
收缩血管:Ang II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剂,能够直接作用于小动脉和静脉平滑肌细胞,导致全身细小动脉收缩,从而升高血压。
-
促进醛固酮分泌:Ang II还能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释放醛固酮。醛固酮能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及钾离子的排泄,提高血容量,进而提升血压。
-
抗利尿作用: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增强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ADH),促进水的再吸收,进一步增加血容量。
-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Ang II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区域,导致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大。
5. 反馈调节:随着血压升高和体液量增多,肾脏灌注压会有所恢复,肾素分泌减少,形成负反馈机制来维持血压稳定。
综上所述,RAS在血压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通过直接收缩外周血管、增加血容量来提升血压,还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以达到长期的稳态平衡。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抑制该系统的某些环节(如使用ACE抑制剂或Ang II受体拮抗剂)是常见的治疗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