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诊疗活动当中,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关注的重点往往是确诊后该选什么药物,而如何正确使用“千挑万选”出的药物却是常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下面分享几则用药案例,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
案例一
王女士,近日因感冒咳嗽,而从药店购买了某止咳糖浆,因感觉该药有特殊气味,遂每次服用该药后,王女士都要饮一些白开水。结果,用药3天后,王女士的咳嗽症状并没有明显好转。王女士认为,是药店的药品质量有问题。
解析:
本案例中,王女士服用止咳糖浆而咳嗽症状未见好转,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她在止咳糖浆的服用方法上有问题。在多数人看来,服药后饮水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殊不知,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合用药后饮水。如本案中的止咳糖浆,其服用后会在咽喉部形成一层药物膜而的发挥治疗作用,而用药后立即饮水,会冲淡或破坏这层药物膜,从而无法发挥药物的治疗效 果。类似的药物还有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果胶铋等。
案例二
邻居张大爷平时有喝烫水(高于70℃的热水)的习惯。近日因胃部不适而到医院就诊,经诊断后,医生给张大爷开具了某多霉菌片。张大爷服药时,同样用较烫的热水进行了送服。服用几天后,张大爷的胃部不适症状未见明显改 善。
解析:
某些药物,热水送服会使药物破坏或失活而达不到治疗效 果。如,含消化酶的助消化药,维生素类,含活性菌类药物,活疫苗等。
案例三
一个18个月左右的小儿,因感冒发热,医生给开具了“某某泡腾片”,使用时,患儿的母亲将一粒药片直接放入了患儿的嘴里,并给孩子喂了点水,过了几分钟,患儿的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开始剧烈咳嗽,口唇也开始慢慢变得青紫,虽经医生全力抢救,但患儿最 终还是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而抢救无效死亡。
解析:
这个案例也是由于没有正确的服用药物导致的。泡腾片是一种特殊的剂型,服用时应先加水充分溶解,待气泡消失时再引用。由于其崩解时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增加了药物和病变部位的接触,可以地发挥药效。但如果直接将药物吞服或溶解不充分时服用,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因为其在口腔或气道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可导致缺氧窒息。所以,服用本类药物必须做到:(一)、药物必须用水充分溶解或消泡后再饮用,(二)、不可直接服用或含服;(三)、幼儿不可自行服用。
相关推荐:
全表格!2019年执业药师常考知识点对比分析!(编辑推荐)
【业内新闻】还有药店不配备执业药师?无执业药师不可销售处方药!
【异地报考】2019年执业药师异地报考问题解答!
【三场直播】2019执业药师备考 钱老师总结的这5点!你该做到!(编辑推荐)
执业药师4大变革后,待遇将翻天覆地!
两会:《药师法》将出台?这将是执业药师的春天还是寒冬?
执业药师精品课免费领,立刻扫描以下二维码,领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