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冠状病毒?是怎样进行传染的?应该要怎样预防?小编带你来了解!

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巢病毒目(nidovirales) 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 正冠状病毒亚科(Orthocoronavirinae) ,根据血清型和基因组特点冠状病毒亚科被分为a、β、y和δ四个属。冠状病毒(Coronavirus) 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 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 ,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哪些野生动物会携带冠状病毒?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武汉地区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爆发,与2002年广 东爆发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的之处,都发生在冬季,初始发生都起源于人与动物市场交易的鲜活动物接触,而且都是由未知的冠状病毒导致。
由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和外类群都在各类蝙蝠中有发现,推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如同导致2002年的SARS冠状病毒一样, 新型冠状病毒在丛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不要吃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生鲜等食品,比如路边摊售卖的肉食,不要为了“尝鲜”而冒险。
冠状病毒如何由动物到人?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的病毒 类群都为蝙蝠中的冠状病毒HKU9-1,而许多与冠状病毒有联系的人类感染冠状病毒都和蝙蝠有关,许多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都是蝙蝠。蝙蝠很有可能就是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原生宿主,经过演化变异,完成了蝙蝠-中间宿主-人的传播。不过,从蝙蝠到人可能还存在更多的中间宿主,目前还没有确认。
冠状病毒由动物到人、人与人的路径: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丕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前期各医院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医务人员感染风险高。从现在定义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推断,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
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
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并不是抵抗力强的人群感染的风险会更低。儿童的接触机会少,感染的几率低;同样的接触机会,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识别和判断?
一般症状:
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心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日常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2)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3)不要接触、 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即野味),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4)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经常通风。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5)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6)建议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7)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勤运动。
(8)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9)准备常用物资。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
目前国家已经开始最强应急预案,又有钟南山院士亲自坐镇,有信心控制住疫情,大家不用特别恐慌,但是,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国家已经开启最强应急预案,又有钟南山院士亲自坐镇,有信心控制住疫情,希望大家不用特别恐慌,但是,也绝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