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执业药师复习重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七章: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考点”具体内容,请考生查看!
考点1、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
体内过程 | 定义 | 备注 |
吸收 | 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 转运: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
处置: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消除: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合称 |
分布 |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
代谢 | 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 |
排泄 |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
注:除静脉注射等血管内给药以外,非血管内给药(如肌内注射、吸入给药、透皮给药等)都存在吸收过程。
考点2、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是指当药物在体内达动态平衡后,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值,用“V”表示,单位通常以“L”或“L/kg”表示。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
V=X/C
式中,X为体内药物量,V是表观分布容积,C是血药浓度。表观分布容积的在多数情况下不涉及真正的容积,因而是“表观”的。
通常情况,极性大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不易进入组织细胞内,其表观分布容积较小;而极性小的药物,亲脂性强,容易分布到组织细胞中,因而表观分布容积较大,有时甚至可以超过体液的总体积。例如,肥胖者脂肪多,亲脂性药物在体内分布多,表观分布容积较大,而水肿病人的分布容积变大。
考点3、清除率
清除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指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又称为体内总清除率(TBCl),清除率常用“Cl”表示,单位用“体积/时间”表示,如L/min、ml/min、L/h等。清除率亦具有加和性,即:
临床上肝功能通常用转氨酶的活性指标来反映,肾功能通过肌酐清除率来体现,而肌酐清除率可以通过测量血清肌酐浓度来估算,当这些临床指标出现异常时,提示患者的药物清除率可能会发生改变。
考点4、药物的跨膜转运
途径 | 方式 | 特点 | 转运物质 |
被动转运 | 滤过 | (1)高→低,顺浓度差
(2)不耗能
(3)不需要载体 | 水溶性小分子 |
简单扩散 | (1)绝大多数药物
(2)速度取决于膜两侧药物的浓度梯度、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和药物在膜内的扩散速度 |
载体转运 | 主动转运 | (1)低→高,逆浓度差
(2)耗能
(3)需要载体
(4)饱和性和竞争性
(5)受抑制剂的影响
(6)特异性 | (1)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如K+,Na+,I-,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化合物
(2)结构特异性:单糖,氨基酸
(3)部位特异性:胆酸和维生素B2(小肠上段)、维生素B12(回肠末端) |
易化扩散 | (1)高→低,顺浓度差
(2)不耗能
(3)需要载体
(4)饱和性和竞争性 | (1)即中介转运,转运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2)核苷类药物
(3)单糖类和氨基酸等高极性物质,在小肠上皮细胞、脂肪细胞、血-脑屏障血液侧的细胞膜中的转运 |
膜动转运 | 胞饮/吞噬 | 生物膜主动变形,使物质进出细胞内外 | (1)蛋白质和多肽的重要吸收方式
(2)外→内,液体为胞饮;固体为吞噬
(3)内→外,胞吐 |
胞吐 |
考点5、胃排空速率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胃排空 | 影响 | 具体内容 |
胃排空 速率快 | 有利于吸收 | (1)在肠道吸收的药物:阿司匹林、地西泮、左旋多巴
(2)在胃内易破坏的药物:红霉素、左旋多巴 |
不利于吸收 | (1)在胃吸收的药物:水杨酸盐
(2)作用在胃的药物:氢氧化铝凝胶、三硅酸镁、胃蛋白酶、硫糖铝
(3)需要胃内溶解的药物和某些难以溶解的药物:螺内酯、氢氯噻嗪
(4)在肠道特定部位吸收的药物:维生素B2 |
胃排空 速度慢 | 有利于吸收 | 在十二指肠通过载体转运的方式主动吸收的药物,如维生素B2(核黄素) |
不利于吸收 | 需立即产生作用的药物,如止痛药 |
影响胃排空速率的因素 | (1)食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2)胃内容物的黏度、渗透压也会影响胃排空速度
(3)服药时饮用大量水,也可促进胃排空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4)一些药物能影响胃排空速率,如抗胆碱药、吗啡、阿司匹林等能减小胃排空速率;普萘洛尔能增加胃排空速率 |
考点6、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
给药途径 | 注射部位 | 注射量 | 特点及应用 |
静脉注射 | 静脉
(血液循环) | 推注:5~50ml;
静注:100~数千ml | 多为水溶液(静脉注射脂肪乳剂除外),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 |
肌肉注射 | 肌肉内 | 2~5ml | 水溶液/油溶液/混悬剂/乳浊液,油溶液或混悬剂可以起长效作用 |
皮下注射 | 真皮和肌肉间的软组织 | 1~2ml | 需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皮下植入剂 |
皮内注射 | 表皮与真皮间 | 0.2ml | 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
动脉内注射 | 靶部位 | —— | 用于肿瘤治疗,提高疗效和降低毒性 |
考点7、药物分布
影响因素 | 特点 |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 (1)药物分布是可逆的(血液⇄组织),组织进多出少⇒蓄积
(2)药物化学结构不同引起分布不同,如硫喷妥钠较戊巴比妥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
血液循环系统 | (1)血液循环的速度:循环好,血流量大的组织器官,转运速度快,转运量大
(2)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 (1)药物可与血浆蛋白结合,且是可逆的(游离型⇄结合型)、饱和的
(2)血浆药物浓度=游离型+结合型,游离型起效,结合型储库
(3)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可减小毒副作用
(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代谢排泄均减慢,对吸收无影响
(5)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血药浓度高,表观分布容积小
(6)两种药物都结合血浆蛋白,会存在竞争置换,结合强的药物会把结合弱的药物置换游离出来,表现出结合弱的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糖尿病患者不能同时服用格列本脲与阿司匹林,否则会出现低血糖现象,可换用氯吡格雷(详见案例7-5) |
微粒给药系统 | 制成微粒给药系统(脂质体、纳米粒、微乳)可明显改善分布,如两性霉素B制成脂质体降低肾毒性 |
考点8、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又称生物转化,是指药物在吸收、分布的同时可能伴有的化学结构的改变。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会代谢。
给药途径和剂型的影响 | 非口服给药可以避免首关效应,如异丙肾上腺素不宜口服,可制成气雾剂
释药速度快的药物可使代谢酶饱和,被代谢的药物分数小 |
给药剂量的影响 | 体内药量超过代谢能力时,会出现饱和现象,导致不良反应 |
代谢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 手性药物代谢存在立体选择性,如普罗帕酮低浓度时,优先代谢R-构型 |
酶诱导作用和抑制作用 | (1)肝药酶诱导剂:某些药物能提高肝药酶活性,增加其自身和同服药物的代谢速率,降低血药浓度和药理作用,这些药物称为肝药酶诱导剂,常见的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乙醇、利福平等
例:治疗抑郁症的常用中药黑点叶金丝桃的活性成分贯叶金丝桃素是CYP3A4的诱导剂,与环孢素、他汀类药物合用,会使其失去疗效
(2)肝药酶抑制剂:某些药物能抑制肝药酶活性,减慢其自身和同服药物的代谢速率,提高血药浓度和药理作用,这些药物称为肝药酶抑制剂,常见的有氯霉素、西咪替丁、异烟肼等
例:酮康唑与特非那定合用时,能显著抑制特非那定代谢,导致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 |
基因多态性 | 基因多态性是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如异烟肼“慢乙酰化”者可致周围神经炎,“快乙酰化”者则不会出现 |
生理因素 | 包括性别、年龄、个体、疾病等 |
考点9、药物的肾排泄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肾排泄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
肾小球滤过 | 游离药物容易滤过,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易滤过 |
肾小管分泌 | 主动转运过程,分泌机制相同的两种药物经同一载体转运时,会发生竞争性抑制,如青霉素和丙磺舒 |
肾小管重吸收 | 酸化尿液可以促进弱酸性药物吸收,弱碱性药物排泄
碱化尿液可以促进弱碱性药物吸收,弱酸性药物排泄 |
考点10、非线性药动学的特点
1.药物的消除动力学是非线性的,消除速率常数不恒定,具有饱和性,不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即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
2.其他可能竞争酶或载体系统的药物,影响其动力学过程。
3.当剂量增加时,消除半衰期延长。
4.AUC和Cav与剂量不成正比。
5.给药剂量改变时,原药与代谢产物的组成比例发生变化。
考点11、不同给药模型的药动学公式总结
考点12、不同给药模型的药-时曲线总结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七章: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考点”的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对广大考生有帮助,更多执业药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预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执业药师考试!
相关推荐:
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历年高频考点汇总!
执业药师考生必知:执业药师必备的3个官方网站!
2020执业药师证书办理进度查询方法!执业药师证书有效期是多久?
中专学历考生怎样才可以报考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收藏】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各科目复习计划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