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复习正在进行,医学教育网整理了“中医妇科病证辨证论治--中药学综合知识”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顺利备考。

中医妇科病证辨证论治举例
1.月经不调
月经先期 | 肾气虚 | 临床表现 | 月经提前,量少,色淡质稀,腰酸腿软 |
治法 | 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
方剂 | 固阴煎 |
肝经郁热 | 临床表现 | 经期提前,经前胀痛,烦躁易怒,脉弦数 |
治法 | 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
中成药 | 加味逍遥丸 |
方剂 | 丹栀逍遥散 |
月经后期 | 肾虚血少 | 临床表现 | 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腰膝酸软,脉沉细无力 |
治法 | 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
中成药 | 乌鸡白凤丸、归芍地黄丸、春血安胶囊 |
方剂 | 归肾丸合四物汤 |
气滞血瘀 | 临床表现 | 经期延后,经色黯红,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脉弦 |
治法 | 活血行气,化瘀止痛 |
中成药 | 调经丸、益母丸、调经活血片 |
方剂 | 膈下逐瘀汤 |
月经先后无定期 | 肾虚 | 临床表现 | 月经先后不定,腰膝酸软 |
治法 | 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
中成药 | 女金丸、乌鸡白凤丸、参桂鹿茸丸 |
方剂 | 固阴煎 |
肝郁 | 临床表现 | 经行或先或后,胀痛,情志不舒,心烦易怒,脉弦 |
治法 | 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
中成药 | 逍遥丸、妇科得生片、妇科调经片 |
方剂 | 逍遥散 |
2.痛经
气滞血瘀 | 临床表现 |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
治法 | 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
中成药 | 调经丸、调经活血片、元胡止痛片、益母丸 |
方剂 | 膈下逐瘀汤 |
阳虚内寒 | 临床表现 |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 |
治法 | 助阳暖宫,温经止痛 |
中成药 | 艾附暖宫丸、痛经宝颗粒、痛经丸 |
方剂 | 温经汤 |
3.崩漏
气血两虚 | 临床表现 | 经血非时而下,神疲体倦,气少懒言,面色无华 |
治法 | 补血益气止血 |
中成药 | 定坤丹、同仁乌鸡白凤口服液、乌鸡白凤丸 |
方剂 | 圣愈汤合血安胶囊 |
脾不统血 | 临床表现 | 经血非时而下,四肢不温,面黄,舌淡胖 |
治法 | 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
中成药 | 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女金丸 |
方剂 | 固冲汤 |
肝肾不足 | 临床表现 | 经血非时而下,腰酸膝软 |
治法 | 补益肝肾,固冲止血 |
中成药 | 鹿角胶颗粒,安坤赞育丸、妇科止血灵 |
方剂 | 调肝汤 |
瘀血阻络 | 临床表现 | 经血非时而下,紫黯,疼痛拒按 |
治法 | 活血祛瘀,温经止血 |
中成药 | 坤灵丸,少腹逐瘀丸 |
方剂 | 逐瘀止崩汤 |
4.带下病
肾虚带下 | 临床表现 | 带下量多,腰酸膝软 |
治法 | 温肾益气,涩精止带 |
中成药 | 金樱子膏、妇宝颗粒、参茸卫生丸 |
方剂 | 内补丸 |
湿热下注 | 临床表现 | 带下量多,色黄如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 | 清热解毒,利湿止带 |
中成药 | 白带丸、妇科止带片、妇炎净胶囊、妇科千金片、妇炎康片、盆炎净颗粒 |
方剂 | 止带方;肝经湿热下注者,用龙胆泻肝汤 |
脾虚湿盛 | 临床表现 | 带下量多,绵绵不断,神倦乏力,食少便溏 |
治法 | 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
中成药 | 白带片,除湿白带丸,妇科白带膏 |
方剂 | 完带汤 |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关于“中医妇科病证辨证论治--中药学综合知识”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资讯尽在医学教育网!
相关推荐:
【详情整理】2021年执业药师报考政策详情汇总!
【动态】工资、医药新政、药店好利...执业药师新政汇总!
【注册】2020执业药师考生可以注册了!网址+详细步骤总结!
【收藏】2021执业药师《中药二》单味中药+中成药考点汇总!
【汇总】2021执业药师《中药一》10类中药别名(共51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