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临床应用、功效与作用,是广大朋友想要知道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植物形态】攀援状灌木,具圆柱状或弯曲的根状茎;地上茎无刺。叶互生,革质,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掌状脉5条;常有2条纤细的卷须。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雄花的总花梗极短,小苞片三角形,宿存;花蕾三棱形,花被片6,外轮倒心形,背部凸起,内轮较小,圆形;雄蕊6枚;雌花序的总花梗较长,退化雄蕊3枚。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至黑色,外被白粉。种子球形。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山坡、山谷疏林下和灌木丛中或河岸林缘。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药材性状】土茯苓药材略圆柱形,稍扁或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无臭,味微甘、涩。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淡。归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临床应用】土茯苓用量15~60克,煎汤内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用治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现代临床用土茯苓复方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疗效良好;还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前列腺炎、急性睾丸炎、阴道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治疗痛风、膝关节积液、淋病性尿道炎。
【药理研究】土茯苓水提物在抗原致敏及攻击后给药均明显地抑制了三硝基氯苯所致的小鼠接触性皮炎,以攻击后给药作用较强。具抗菌作用。此外,对移植性肿瘤艾氏腹水癌和对黄曲霉素B,(AFB)致大鼠肝癌病变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土茯苓与其伪品菝葜、肖菝葜在(220±2)纳米处的紫外吸收峰均有,但在280~290纳米处紫外线吸收峰位置不同,可将其区别开。根主含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胡萝卜苷、琥珀酸、棕榈酸、黄杞苷表儿茶精、土茯苓苷、豆甾醇-3-O-B-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异落新妇苷等,此外,尚含鞣质、树脂、薯蓣皂苷元及微量挥发油。
【使用禁忌】肝肾阴虚者慎服。
以上“土茯苓临床应用、功效与作用”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整理,希望对广大朋友了解中草药知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