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和疖病是皮肤常见的化脓性感染疾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在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来看,它们有相似但又有所区别的临床表现。
1. 疖:
- 疖通常发生在毛囊或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面部、颈部、背部等。
- 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的小硬结,直径一般不超过2厘米。
- 随着病情发展,中心逐渐形成脓头,周围红晕扩大,触之有波动感。
- 成熟后自行破溃排出少量脓液和坏死组织,随后炎症减轻、消退。
- 病程较短,一般1-2周可愈合。
2. 疖病:
- 疖病是指反复发作或多个部位同时出现的多发性疖子。
- 除上述单个疖子的表现外,患者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 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复发。
- 部分严重病例可发展成蜂窝组织炎或其他并发症。
中医认为,疖与疖病多因湿热蕴结肌肤所致。治疗上强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原则,并结合局部处理和全身调理来达到治愈目的。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则需从调养体质入手,增强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