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治疗扩张性心肌病时,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分型。常见的证型包括:
1. 气阴两虚型: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2. 心阳不振型:主要症状有胸闷气短,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或结代。
3. 痰瘀互阻型:常见症状为心悸怔忡,胸闷痛如刺,咳嗽痰多,舌质暗紫,或见瘀点、瘀斑,苔腻,脉弦滑或涩。
4. 水饮凌心型:表现为心悸气短,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
以上证型并非孤立存在,在实际临床中往往相互夹杂、转化。因此,在具体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