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过程中,实验室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它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现代医学依据,同时也能帮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常用的实验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1. 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数值变化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或出血倾向等情况。
2. 尿常规:可以了解肾脏功能状态及泌尿系统是否有炎症等问题。
3. 肝肾功能检查: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等,用于评估肝脏和肾脏的功能状况。
4. 电解质测定:如钾、钠、氯、钙等离子浓度的变化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状态及水盐代谢情况。
5. 血糖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尤为重要,可以监测血糖水平是否正常。
6. 脂肪酶、淀粉酶:这些指标有助于诊断胰腺炎等相关疾病。
7. 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T/I(cTnT/cTnI)、CK-MB等,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中具有重要意义。
8. 血沉和C反应蛋白:这两项是炎症活动性的非特异性指标,可用于评估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活动程度。
9. 免疫学检查:例如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10.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用于明确感染源及指导抗生素使用。
以上只是部分常用的实验室指标,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同时,结合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信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