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气虚主要与脾和肺两个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输布全身,以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如果脾气虚弱,则会导致运化功能减退,不能正常地转化和运输水谷精微,进而影响到气的生成。
肺为气之主,司呼吸,主一身之气,调节气机升降出入。肺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宗气(由自然界清气与食物精华相结合而形成)的生成及分布。当肺功能不足时,不仅会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运作,还会导致全身气血运行不畅。
此外,心和肾也与气虚有一定的关联。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环;肾藏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如果心气或肾气不足,则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机体的功能状态。但在临床实践中,脾肺两脏的虚弱更为常见,也是治疗气虚时重点调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