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感染在中医中的辨证分型主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通常,可以将全身性感染分为以下几个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
1. 风热犯肺型: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鼻塞流黄涕、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治疗原则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 湿热内蕴型:症状包括高烧不退、胸闷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解毒。
3. 热入营血型:此类型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神昏谵语、斑疹隐隐、出血倾向(如鼻衄)、舌绛少津、脉细数等症状。治疗时需采用清营凉血、开窍醒脑之法。
4. 毒邪炽盛型:表现为高热烦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伴有紫绀等危重表现。此时应以解毒救逆为首要任务。
5. 正虚邪恋型:长期患病导致正气虚弱,同时体内仍有余邪未清,表现为低热反复、乏力自汗、食少便溏、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细弱等。治疗上需扶正祛邪并重。
以上只是对全身性感染中医辨证分型的一般描述,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