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在中医理论中,主要归属于“喘证”、“痰饮”等范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通常认为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肺气虚损:长期的咳嗽、哮喘等疾病导致肺功能下降,肺主气的功能减弱,不能正常宣发和肃降清气,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
2. 气滞血瘀:情绪抑郁或久病体弱可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状态。这种状态下血液流动缓慢,容易造成心脏负担加重及血液循环障碍。
3. 痰湿内生:饮食不当如过食肥甘厚味、寒凉食物等,或者体质偏胖者易产生痰湿。当体内痰湿过多时,会影响肺的正常功能,并且阻碍气血运行,进一步损害心肺健康。
4. 肾阳不足:肾为先天之本,主水液代谢和温煦全身。若肾阳虚弱,则不能很好地支持其他脏腑的功能,特别是对肺脾两脏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水湿停聚、痰浊内生等问题。
5. 外感风寒或暑湿等邪气侵袭: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寒冷、潮湿、炎热等都可能成为慢性肺心病的诱因。这些外邪通过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加重病情的发展。
综上所述,慢性肺心病在中医看来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