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伍在方剂中的作用是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方剂学的重要考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由于大多数单味中药都具有多功用的特点,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需要发挥其中部分功用;况且,药物既有其治疗作用的一面,也有因其药性偏胜而致不同程度毒、副作用的一面。如何充分发挥药物对治疗疾病有“利”的一面,同时又能控制、减少甚至消除药物对人体有“弊”的一面,这就是方剂学在运用配伍手段最根本的目的。一般来说,药物通过配伍,在方剂中要达到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药力,即增强单味药物的药力
功用相近的药物配伍,能增强治疗作用,这种配伍方法在组方运用中较为普遍。如荆芥、防风同用以疏风解表,党参、黄芪同用以健脾益气,桃仁、红花同用以活血祛瘀等。另外药物之间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常相互需求而增强某种疗效。如麻黄和桂枝相配,通过“开腠”和“解肌”协同,比单用麻黄或桂枝方剂的发汗力量明显增强;附子和干姜相配,俗称“附子无姜不热”,体现了先后天脾肾阳气同温,“走而不守”和“守而不走”协同,大大提高温阳祛寒作用。
二、产生协同作用
三、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功效发挥方向
每味中药的功用都是多样的,当单味药物组成方剂后,其功用发挥方向和程度往往受到方剂中包括配伍环境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控制。通过药物的配伍,可以调节和控制药物功用的发挥方向和力度,从而减少临床运用方药的随意性,这也是方剂配伍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四、扩大治疗范围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经历代医家反复经验总结,使中医方剂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基础方剂,如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等。随着临床病情的不断变化,为了应对疾病的复杂多变,往往通过对基础方剂的随证配伍,使其不断扩大治疗范围。如四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的功用,是主治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若脾虚生湿,气机阻滞,配伍陈皮,则方名为异功散。若痰湿较重,再配半夏,则为六君子汤;若再配伍木香、砂仁入方,则方为香砂六君子汤。通过药物的配伍使基础方剂派生出大量的衍生方,扩大了治疗范围,适应了疾病的变化,也丰富方剂学的内容。
五、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中西医助理方剂学考点:药物配伍在方剂中的作用”由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