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很多,医学教育网小编根据方剂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整理了“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什么?”相关知识点。
【方剂学】
香薷散的功用是
A.祛湿化浊,理气宽中
B.散寒解表,化湿和中
C.解表散寒,理气和中
D.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E.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D?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D。
香薷散的功用是祛暑解表,【医学教育网原创】化湿和中。
故本题答案选D。
香薷散知识点拓展:
【方剂名】香薷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又名“香薷饮”“三物香薷饮”。
【香薷散组成】香薷一斤(12克),白扁豆、厚朴各半斤(各6克)。
【香薷散用法】原方作散剂,现代多水煎服,或加酒少量同煎。
【香薷散功效】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香薷散主治】阴暑,症见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香薷散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阴暑、急性肠炎及痘疹性咽炎等病症。
1.阴暑:以本方加减治疗36例。其中24例是经西医抗炎、解热镇痛等治疗无效而改服中药者。结果:36例全部治愈。服药最少2剂,最多9剂(《满北中医杂志》2002年第12期)
2.急性肠炎:以新加香薷饮治疗60例,治疗3日后统计疗效。疗效评定以经治疗2日内腹泻次数减至每日2次以下,大便外形正常或成形,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即为治愈。结果:治愈51例,有效9例。(《中国中医急症》2000年第二期)
3.疱疹性咽炎:以香薷饮加味泡服治疗小儿痘疹性咽炎126例,与病毒灵及利巴韦林治疗57例为对照。体温≥39℃者给予药物及物理降温,呕吐、腹泻、烦躁者对症处理:疗效评定以体温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为痊愈。结果:痊愈116例。(《陕西中医》2003年第3期)

该知识点对应的练习题在医考爱打卡上,微信扫描以上医考爱打卡小程序二维码,即可做题。
推荐阅读: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外科学考点汇总,建议收藏!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点:中医基础重要方剂汇总整理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复习常见问题汇总
以上关于“方剂学大纲:香薷散知识点拓展汇总及巩固练习题”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