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中医如何通过针灸治疗脑出血后遗症?

中医认为,脑出血属于“中风”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等因素有关。在脑出血急性期过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后遗症。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这些症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效果。
1. 选穴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GV20)、风池(GB20)、曲池(LI11)、合谷(LI4)、足三里(ST36)等,这些穴位能够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2. 治疗方法:针刺时可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对于偏瘫肢体可重点刺激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相关穴位;若患者有语言障碍,则应加强头面部如哑门(DU15)、廉泉(CV23)等穴的治疗。艾灸则适用于虚寒体质者,可以温通血脉、散寒止痛。
3. 疗程安排:一般建议每周针灸3-4次,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适当调整疗程次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针灸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及脑出血后的具体表现,确保安全有效。此外,针灸治疗应当与现代医学的康复训练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疗效。在实际操作中,建议由具有专业资质的中医师指导实施。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西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