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中医如何解释肺部影像学的异常表现?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肺部影像学上的异常表现,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描述和诊断标准。但是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可以对这些异常表现进行一些理解和解释。
1. 肺为娇脏,其位最高,开窍于鼻,主气司呼吸。当出现肺纹理增粗、斑片状阴影等影像学改变时,在中医看来可能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肺系所致,导致肺失宣肃,水液代谢障碍。
2. 中医认为“痰”是体内津液停滞不化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当出现磨玻璃样变、结节影等表现时,可能与体内有痰浊有关。根据《黄帝内经》记载:“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这表明人体三焦部位的气机运行状态对健康至关重要,而肺属上焦,若气机不畅,则易生痰湿。
3. 肺与大肠相表里,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肿块、空洞等严重病变时,除了考虑邪毒内陷外,还应考虑到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因此皮肤疾病也可能反映在肺部影像上;同时,“大肠传导失司”则可能导致肺气不足或逆乱。
4. 心肺同源,心主血脉、肺主治节。当出现心脏扩大、主动脉扩张等心血管系统相关改变时,中医会认为这是心血亏虚或者心火亢盛的结果,并且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状态。

综上所述,虽然中医学没有现代影像学的概念和技术手段,但通过对人体整体状况的观察和分析,结合四诊合参的方法(望闻问切),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肺部影像学异常表现进行解释。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检查结果相结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西医助理-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280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