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嗅觉减退在中医和西医中各由哪些原因引起?

嗅觉减退,也称为嗅觉丧失或嗅觉障碍,在中医和西医中的认识和解释有所不同。

在西医中,嗅觉减退可能的原因包括:
1.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嗅觉减退。
2. 鼻腔疾病:例如鼻窦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等可以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影响气味分子到达嗅区,从而引起嗅觉减退。
3. 头部创伤或手术:头部受到撞击或者进行过相关部位的手术可能会损伤到与嗅觉有关的神经结构,造成嗅觉功能下降。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抗生素等可能会影响嗅觉。
5.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会逐渐衰退,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嗅觉减退的现象。
6. 环境污染和化学物质暴露: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或化学品也可能损害嗅细胞。

在中医理论里,嗅觉与肺、肾两脏关系密切。根据《黄帝内经》等经典文献记载:
1.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如果肺气虚弱,则可能导致鼻塞不通,影响到正常的嗅觉功能。
2. 肾藏精,通脑髓,亦与人体的感官功能有关联。肾精不足时,可能会影响到大脑对气味信息的处理能力。
3. 风寒湿邪侵袭:外感风、寒、湿等邪气可通过鼻窍直入肺经,导致鼻塞流涕等症状出现,进而影响嗅觉。
4. 情志因素:情志不畅可致肝气郁结,上扰清窍,同样可能引起嗅觉异常。

总之,在中医和西医中,对于嗅觉减退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在实际临床应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两者的观点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精品课程

中西医助理-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280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