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和盗汗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症状,它们反映了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的状态。下面具体阐述这两种症状的病因病机。
1. 自汗:指的是在没有外界因素影响下,白天自然出汗的现象。中医认为自汗主要与气虚、阳虚有关。气虚则固摄作用减弱,不能很好地控制汗液的排泄;而阳虚则温煦功能减退,导致卫外不固,易感风寒之邪,从而出现自汗。此外,肺脾两脏的功能失调也是引起自汗的重要原因。肺主皮毛,司呼吸,与卫气关系密切;脾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若肺脾气虚,则卫表不固,易致自汗。
2. 盗汗:是指夜间睡眠时出汗,醒后即止的现象。在中医理论中,盗汗多由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所致。阴虚则生内热,夜幕降临人体阳气内收,阴虚之象更加明显,虚热上蒸,迫津外泄而形成盗汗;另一方面,心藏神主血,肾藏精主水,若心肾失于交通,则心火偏亢,扰动肾水,亦可致夜间出汗。此外,肝郁化火、湿热内蕴等也可能是导致盗汗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自汗与盗汗虽然都表现为异常的出汗现象,但其病因病机却有所区别,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