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刺治疗过程中,为了避免感染,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具体措施包括:
1. 操作前准备:首先,操作者应彻底清洁双手,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帽子和手套,确保个人卫生。同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使用针灸针或其他消毒器械,严禁重复使用。
2. 患者皮肤处理:对患者进行针刺部位的皮肤消毒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步骤之一。通常采用75%酒精棉球擦拭待穿刺点及其周围区域,从中心向外螺旋式涂抹,等待自然干燥后方可实施针刺操作。
3. 无菌技术执行:在整个针刺过程中,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良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室;使用无菌铺巾覆盖非操作区;尽量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以降低污染风险。
4. 针具管理:确保所有针灸工具在每次使用前后都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浸泡等有效方法彻底清洁和消毒。对于一次性使用的针灸针,开包后立即使用,并且每人次更换新针。
5. 废物处理:操作完成后,将用过的针灸针放入专用的锐器盒内密封保存,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置流程进行安全处理。
6. 术后护理指导: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如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短期内避免洗澡或接触水等可能导致伤口污染的行为;若出现红肿热痛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咨询。
通过上述措施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降低针刺治疗过程中的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