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皮肤或黏膜吸收药物,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目的。常见的中药外用形式有:
1. 膏药:将药材研磨成细粉后与基质混合制成膏状,直接涂抹于患处或者贴敷在特定的载体上使用。
2. 洗剂:将中草药煎煮后的水液用于清洗皮肤或疮面等部位。
3. 散剂:将多种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材研磨成细末,可撒布于伤口表面以促进愈合。
4. 酊剂:用酒精浸泡中药材制成液体药物,适用于涂抹、喷洒等方式给药。
5. 熏洗:利用热蒸汽携带药材有效成分对身体某部分进行熏蒸治疗。
6. 贴敷:将中药粉末调和成糊状或与特殊材料结合制作成贴片形式,直接粘附于皮肤表面。
7. 搽剂:类似于膏药但质地更为稀薄,便于涂抹在患处。
8. 粉针:某些贵重药材经过特殊处理后制成粉针,使用时需用水或其他溶剂溶解后再行外敷。
以上就是中药外用的一些常见形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