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在MRI上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滑膜增厚:这是类风湿关节炎最早期和最常见的一种影像学改变,表现为关节滑膜区域的软组织肿胀。这种变化可能在疾病早期就可观察到,并且比X线检查更早发现。
2. 骨髓水肿:在T1加权像上呈现低信号,在T2加权或STIR序列中显示为高信号区,这通常反映了炎症反应导致的骨内液体积聚。骨髓水肿是活动性炎症的一个重要标志。
3. 软骨损伤与侵蚀:随着疾病的进展,MRI可以显示出软骨变薄、不规则甚至消失的现象。此外,在T1加权像上可见到边界清晰的低信号区域,即骨质破坏或侵蚀灶,这些病变往往位于关节面附近,尤其是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等小关节。
4. 腱鞘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腱周围炎症反应,表现为腱鞘积液、增厚及高信号改变。
5. 半月板损伤(若涉及膝关节):在膝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半月板可能会受到累及,出现形态异常或撕裂等情况。
总之,MRI对于早期识别和监测类风湿关节炎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供比传统X线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以及炎症活动度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