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通常发生在症状出现后的1小时内。其主要病因包括: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这是最常见的心脏性猝死原因,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时更容易发生。
2. 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异常的心跳模式可以突然出现,并且迅速导致血液循环停止。
3. 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这两种类型的心肌病变均可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功能,增加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
4. 遗传性心脏病:包括长QT综合症、Brugada综合症等遗传性疾病,这些疾病患者较易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
5. 先天性心脏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缺陷可能会影响心脏的工作方式,并增加猝死风险。
6. 心肌炎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心肌炎症可以损害心脏组织,引发严重的心律问题。
7.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可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特性,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8.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生素等)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增加发生扭转型室速的风险。
9. 神经反射性原因:剧烈的情绪波动或过度运动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机制触发心脏骤停。
10. 其他疾病状态:如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也可能间接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在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上,针对上述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急性期采用西医药物控制病情的同时,可以配合中医的针灸、中药调理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和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