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心电图(ECG或EKG)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与其它类型的心脏病的鉴别诊断来说,虽然心电图不能直接确定病因,但能提供重要的线索来辅助医生判断。
1. QRS波群的变化: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电图上常常可以看到右心室肥大的迹象。这通常表现为V1导联中R/S比值增大、aVR导联中的R波增高以及I和aVL导联的S波加深等特征。相比之下,左心疾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则更多地显示出左心室肥厚的表现。
2. P波形态:慢性肺心病患者的P波可能会出现“肺型P波”,即在II、III及aVF导联中P波高尖且振幅超过0.25mV,这反映了右心房负荷增加的情况。而左心疾病则可能出现相反的模式,比如I和aVL导联中的P波振幅增大。
3. ST-T段改变:慢性肺心病患者可能会观察到非特异性ST-T段变化,如T波低平或倒置等,但这些改变缺乏特异性,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心脏疾病中。因此,在评估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考虑。
4. 电轴偏移:由于右心室负荷增加,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可能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顺钟向转位或电轴右偏。然而,左心疾病的患者则可能出现相反的趋势——即逆钟向转位和/或电轴左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特征有助于区分慢性肺心病与其他心脏病,但最终的确诊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等多方面的信息。如果遇到诊断困难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心脏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