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异位妊娠(宫外孕)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湿热内蕴等因素导致冲任不调、胞脉受损而引起的。具体来说:
1. 气滞血瘀:情绪抑郁或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使经络受阻。当气血不能正常流通时,就可能形成血瘀,阻碍精卵结合和胚胎的正常着床。
2. 寒湿凝滞:寒湿之邪侵袭下焦,可致胞宫、冲任功能失常,造成输卵管不通畅或狭窄,影响孕卵顺利通过,最终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生。
3. 湿热内蕴: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等均可产生湿热毒邪,湿热下注则伤及生殖系统,干扰正常的孕育过程。
4. 脾肾两虚: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若脾胃虚弱,则不能提供充足营养支持胚胎成长;肾气不足,则无法固摄胎元,二者皆可导致异位妊娠的风险增加。
综上所述,在中医看来,异位妊娠的发生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