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在诊断血液疾病时,主要依赖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具体来说:
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发展过程、伴随的其他症状等信息,同时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家族遗传背景等相关因素。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面色、皮肤黏膜的颜色变化(如苍白或黄疸),触摸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肝脾有无增大等情况来初步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
3. 血液学检查:这是诊断血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全血细胞计数(CBC)、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白细胞分类等基本项目;如需进一步明确病因,则需要做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流式细胞术、染色体分析等特殊检测。
4. 生化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某些血液疾病,例如测定血清铁蛋白水平对于缺铁性贫血有重要价值。
5. 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识别特定的抗原或基因突变,如免疫固定电泳、PCR扩增等方法,在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6. 影像学检查:虽然不是主要诊断工具,但在评估某些血液病(尤其是涉及器官肿大的情况)时仍具有参考意义。常用的有X线片、CT扫描、MRI和超声波等。
综合以上信息,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