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常用剂型(制剂)”是执业药师考试需要掌握的知识,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内容如下:
剂型是根据临床使用中草药治疗各种疾病的需要,将药物制成一定大小或不同形的制剂,中草药剂型很多,并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中草药的剂型日益增多,传统的剂型在质量上、工艺上也有很多改革,现将常用剂型介绍如下:
1.汤剂
把药物配齐后,用水或黄酒,或水酒各半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然后去渣取汁,称为汤剂,一般作内服用,如麻黄汤、归脾汤等。汤剂优点是吸收快,疗效快,而且便于加减使用,能较全面地照顾到每一个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是中医临床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
2.散剂
是将药物研碎,成为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有内服与外用两种。内服散剂末细量少者,可直接冲服,如七厘散;亦有粗末,临用时加水煮沸取汁服的,如香苏散。外用散剂一般作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如生肌散、金黄散;亦有作点眼、吹喉外用的,如冰硼散。散剂有制作简便,便于服用携带,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不易变质等优点。
3.丸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末,以蜜、水或米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作为赋型剂制成的圆形固体剂型。丸剂吸收缓慢,药力持久,而且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都比较方便,也是一种常用的剂型。一般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亦有用于急症,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临床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数种。
4.片剂
将中药加工或提练后与辅料混合,压制成圆片状剂型。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味很苦的,具恶臭的药物经压片后再包糖衣,使之易于吞服;如需在肠道中起作用或遇胃酸易被破坏的药物,则可包肠溶片,使之在肠道中崩解。片剂应用较广,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
5.冲剂
是将中药提练成稠膏,加入部分药粉或糖粉制成颗粒散剂干燥而成。用开水冲服,甚为方便。由于含糖较多,小儿易于接受。
6.膏剂
将药物煎煮取汁浓缩成半固体叫膏剂。有内服及外用两种,内服的如雪梨膏等;外用的如风湿膏、狗皮膏药等。
7.丹剂
一般是指含有汞,硫磺等矿物,经过加热升华提练而成的一种化合制剂。具有剂量小、作用大、含矿物质之特点。此剂多外用,如红升丹、白降丹等。此外,习惯上把某些较贵重的药品或有特殊功效的药物剂型叫作丹,如至宝丹、紫雪丹等。所以,丹剂并非是一种固定的剂型。
8.针剂
是根据中草药有效成分不同,用不同方法提取、精制配成灭菌溶液供皮下、穴位、肌肉、静脉等注射用的一种剂型。具有作用迅速等优点。故对急症或口服药有困难患者尤为适宜。针剂是今后需大力研制的一种剂型,以适应中医急症之需要。
9.酒剂
俗称药酒。是将药物浸泡入酒中,经过一时间后,去渣取汁供内服或外用。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常用剂型(制剂)”的相关介绍,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