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郁痰阻瘿病的施治要点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症状
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苔薄白,脉弦。
瘿肿初起,颈前呈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皮色如常,质软不痛,喜消怒长,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苔薄腻,脉弦滑。若偏气滞者,兼胸胁胀闷,情绪易于波动,妊娠期、哺乳期或绝经期加重;若偏痰湿者,兼脘痞纳呆。
2.证候分析
气机郁滞,痰浊壅阻,凝结颈前:气机郁滞,痰浊壅阻颈部,故致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因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故胸闷、太息,胸胁窜痛,且病情常随情志而波动。脉弦为肝郁气滞之象。
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或久食沙水,均可导致脾失健运,湿聚痰凝,痰气互结,循经结于颈部,故肿胀。气为无形,怒则气聚而长,喜则气散而消,故肿胀呈弥漫性而边界不清。痰属阴,痰气互结尚未化火,故皮色如常。病乃初起,痰气互结尚无明显血瘀,故质软而不痛,此时以局部症状为主,故全身症状不显。若偏气滞者,肝气不得疏泄条达,故胸胁胀闷,情绪易于波动。妊娠期、哺乳期或绝经期,精血亏虚,肝阳易亢,则颈肿随之加重。若偏痰湿者,脾失健运,胃失受纳,痰湿中阻而脘痞纳呆。苔薄腻、脉弦滑,为气滞痰凝之象。
3. 治法
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4.方药治疗
可用四海舒郁丸加减。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