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浮沉确定依据是中医全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可能出现的考点,医学教育网为广大考生整理如下,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如菊花;种子、果实质重的药品多主沉降,如苏子。
亦有少数例外: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等。
2、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银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
3、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品为阳性,多主升浮,如桂枝,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如天花粉。
4、药物的效用,药品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 内,病全表现在上、在下、在外、在里,如向前能祛痰降气,善治肺实咳、痰多气逆,故性属沉降。
三要择时应用。《素问》云:“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即在炎热的季节要避免使用热性药,在温暖的季节要避免使用温性药,在寒冷的季节要避免使用寒性药,在清凉的季节要避免使用凉性药,这是根据四季气候变化选择用药的一般规律。进而指出“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顺从这个规律则相安无事,若违背这个规律就必然造成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