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17年第4期:
【中医基础理论】
疠气与六淫邪气的主要区别是
A.多与季节气候有关
B.多与地理环境有关
C.体外入侵
D.具有强烈传染性
E.多从皮毛口鼻而入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D?
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D.
疠气的致病特点有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这三个特点。
六淫邪气共同的致病特点是:(1)外感性,六淫致病,其侵犯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二者主要区别在于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医学教育网原创】
故本题答案选D.
【中医诊断学】
在望病人面色时,应首先注意区分的是
A.主色与客色
B.善色与恶色
C.主色与恶色
D.常色与病色
E.主色与病色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B?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B.
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下面部表现的色泽,分为善色与恶色。善色是指五色光明润泽者,说明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多属新病、轻病、阳证,其病易治,预后良好。恶色是指五色晦暗枯槁者,说明脏腑精气衰败,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多属久病、重病、阴证,其病难治,预后较差。【医学教育网原创】
故本题答案选B.
【针灸学】
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A.出、入、离、合
B.入、离、出、合
C.离、合、出、入
D.离、入、出、合
E.出、离、入、合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D?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D.
十二经别的循行,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因此,按先后顺序排列,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是:离、入、出、合。【医学教育网原创】
故本题答案选D.
【诊断学基础】
急性心梗患者常有发热,其主要机制是
A.变态反应
B.代谢障碍
C.体温调节中枢失常
D.神经功能障碍
E.吸收热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E?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E.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所致的发热有大手术、内出血、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白血病、急性溶血、心肌梗死或肢体坏死等。所以说急性心梗患者发热的主要机制是由于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所造成的。【医学教育网原创】
故本题答案选E.
【中药学】
下列药物用法哪项是错误的
A.旋覆花布包入汤剂
B.琥珀入汤剂
C.钩藤入汤剂后下
D.雷丸温开水调服
E.麝香入丸散服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B?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B.琥珀用法用量: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每次1.5~3g.外用适量。不入煎剂。忌火煅。【医学教育网原创】
故本题答案选B.
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17年第4期(word版下载)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