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气瘿的临床表现”的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下:
气瘿的临床表现
女性发病率较男性略高。一般多发生在青春期,在流行地区常见于入学年龄的儿童。初起时无明显不适感,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腺体表面较平坦,质软不痛,皮色如常,腺体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如肿块进行性增大,可呈下垂,自觉沉重感,可压迫气管、食管、血管、神经等而引起各种症状:
1.压迫气管,比较常见。自一侧压迫,可使气管向他侧移位或变弯曲;自两侧压迫,气管变为扁平,由于气管内腔变窄,呼吸发生困难。
2.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不适感,但不会引起梗阻症状。
3.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可引起头颈部的血液回流受阻,出现颈部和胸前表浅静脉的明显扩张。
4.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患者发音嘶哑。
【近期热点】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完整版下载
国家卫健委发布延期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报名现场审核工作的通知
【免费直播】2月15日专业师资姜逸2020年中医医师入学测试直播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40个疾病的辨证论治
以上内容“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气瘿的临床表现”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更多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