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高频考点“小儿泄泻的定义和病因病机”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开始,今天开始复习《中医儿科学》,想必很多同学由于不是很了解这门课程,复习起来会稍显吃力。今天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高频考点“小儿泄泻的定义和病因病机”的内容,这样更好理解。相关内容如下:

泄泻的定义和发病特点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不同季节发生的泄泻,其证候表现有所不同。2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因婴幼儿脾常不足,易于感受外邪、伤于乳食,或脾肾气阳亏虚,均可导致脾病湿盛而发生泄泻。久泻迁延不愈者,易转为疳证。

泄泻的病因病机

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

1.感受外邪  小儿脏腑柔嫩,肌肤薄弱,冷暖不知自调,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

2.伤于饮食  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饮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不洁,过食生冷瓜果或难以消化之食物,皆能损伤脾胃,发生泄泻。

3.脾胃虚弱  小儿素体脾虚,或久病迁延不愈,脾胃虚弱,胃弱则腐熟无能,脾虚则运化失职,不能分清别浊,水湿水谷合污而下,形成脾虚泄泻。

4.脾肾阳虚  脾虚致泻者,一般先耗脾气,继伤脾阳,日久则脾损及肾,造成脾肾阳虚。阳气不足,脾失温煦,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肠间,而致澄澈清冷、洞泄而下的脾肾阳虚泻。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近期热点】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完整版下载

国家卫健委发布延期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报名现场审核工作的通知

【直播回放】2月15日专业师资姜逸2020年中医医师入学测试直播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40个疾病的辨证论治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高频考点“小儿泄泻的定义和病因病机”相关内容,轻松备考,事半功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